将爱心与奉献刻入人生——记感动厦门的八旬老支书叶福伟

阅览:  日期:2018-12-01

  

  提起叶福伟的身份,很难一言以蔽之。市人大代表、市一级调解员、街道非公企业党委副书记、出租车公司党总支书记、教育福利基金会会长、区关工委宣讲员……谁能想到这是一名八旬老人肩挑的职务?
干戈化玉帛的“和事佬”
  从1996年至今,叶福伟已经连续五届当选市人大代表。古道热肠、急公好义的他,善于发挥自己威望高、具有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的优势,热心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处。2014年7月,福伟调解工作室成立,为全市首个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2017年5月,叶福伟调解工作室在湖里法院禾山法庭挂牌,他一人担起两间调解室。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叶福伟却专啃家庭纠纷这样的硬骨头。他有着怎样的“调解秘籍”?
  有天,一家三口各执一词找上门来寻求调解。来人是祖孙三代,年轻小伙子和他的父亲、姥姥。争端导火索是:小伙子母亲过世后留下两套房产,看他父亲再娶妻生子后,姥姥便将其中一套房产的相关证件拿走,父亲撺掇儿子,以侵占房产为由将姥姥告上法庭。老人家气不过,除了要求父子俩登报道歉外,还要补偿她先行垫付的万余元丧葬费。三方均不肯让步,事情僵持了几年都没能妥善解决。叶福伟抽丝剥茧般耐心地逐一动员交涉,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普之以法……一来二往、整整八次,争端终得圆满解决:那套房产过户给小伙,他诚心向姥姥斟茶道歉,不仅将姥姥垫付的丧葬费还上,还每个月给姥姥600元赡养费。一家人千恩万谢,还送来“不辞辛苦劳苦功高 团聚亲情 和谐家庭”的锦旗。
  原来,“调解秘籍”就是叶福伟自己提炼的“调解五心法”——“受理纠纷要热心、说服教育要耐心、排忧解难要真心、矛盾调解要细心、评判是非要公心”!
  调解室成立至今,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因为亮眼出色的调解成绩单,叶福伟获评“厦门市一级调解员”,日前又荣膺“2017年感动厦门十大人物”,颁奖词中的“不忘初心 不辱使命 调解矛盾 促进和谐”是对这位“不等闲”的“和事佬”很形象的描述。
不走寻常路的“火车头”
  党支部书记对于一个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不言而喻。叶福伟一手创建的坤驰出租车有限公司,成立了党总支,下设三个党支部,现有党员90余名。
  支部成立之初,支部书记叶福伟就明确了“党建引领 服务为本”的理念:打造的“党员敬老模范车”,由10名党员驾驶员组成,已累计为12个社区的1100多位困难老人提供免费载送服务;创设的厦门首辆“党员车”,提供的服务优质体贴,被乘客称作“放心车”;以党员为骨干的治安巡逻志愿队,成立十年来,参加城市文明督导305人次、社会治安巡逻1500余人次,队员中有7人获评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1人获评省见义勇为模范……党建金杯不仅换来群众口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这位每天胸前都别着党徽的老支书极其重视支部的政治建设,教育方式也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公司驾驶员下班后,只要有时间都喜欢到他办公室话家常。他会事先准备好水果和点心,一场场润物细无声的“非正式”思想政治教育茶话会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进行。

  他不是年富力强的在职干部,却有着历久弥坚的党性信仰;他不吝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将爱心与奉献刻入人生,“我想传递的是一份宽容、理解和快乐。能为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贡献自己的力量,是莫大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