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志愿者邹忠普的小城大爱
阅览: 日期:2018-10-25
“海湾如画,大道宽畅,壮丽海沧;霓虹璀璨,湖光锦绣,繁荣海沧……”雄浑高昂的男中音从海沧区嵩屿街道海虹社区书院传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聆听。歌声的主人正是海虹社区老年合唱团的指挥兼社区民乐队艺术指导邹忠普,今年68岁的他退休前是黑龙江鸡西煤矿文工团民族弓弦乐首席和作曲,5年前定居海沧。
不落窠臼 用音乐助力文化建设
每周一上午9:00,陈阿姨都要搀扶着80多岁的老母亲一起来参加合唱团活动,她说:“这里的文化气息浓着哩。”
海虹社区是个大社区,在今年拆分之前共有常住人口5.1万,其中退休老人占很大比重。为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在社区的支持和帮助下,邹忠普充分发挥自己的民乐特长,先后推动成立了海虹社区老年合唱团与海虹社区民乐队。短短四年多的时间,合唱团成员从开始的不足20人发展到今天的150多人,成为社区一道靓丽的“银发风景线”。乐队共排练了134首曲目,其中邹忠普亲自作曲的有22首,还斩获了“全国原创作品音乐厦门十佳奖”“厦门原创歌曲优秀奖”等奖项。
“厦门有许多志愿者,如交通志愿者、城管志愿者,”邹忠普自豪地说:“我应该算一个文化志愿者。”在近日的“厦门市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和去年的“厦门会晤”中,邹忠普与人合作,分别创作了音乐快板《扫黄打非上战场》和歌曲《花满厦门迎金砖》,用音乐的方式,助力厦门的文化建设。
群策群力 用音乐拉近邻里距离
社区合唱团成立至今,不仅让老年人享受到音乐带来的愉悦,还成为社区矛盾的“调节器”。合唱团始终坚持“零门槛,一家亲”等特色,吸纳更多老人融入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以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合唱团还推出很多别出心裁的节目:春节的“合唱团联欢会”鼓励团员们踊跃展示才艺;“合唱团百家宴”让家家户户各做一道菜一起分享,邻里间不仅切磋了厨艺,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陈阿姨感激地说:“80多岁的老母亲之前长期待在家,儿孙外出工作时,老人家时常觉得孤独。自从参加合唱团之后,上午9:00的课,老人家总是提前半小时就到,回家还开心地跟家人分享课堂趣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大爱无疆 用奉献架起爱的桥梁
四年多时间里,邹忠普一肩挑起了合唱团与乐队的工作。每每被问到坚持做下去的理由,邹忠普淡然地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他的鼓励下,大家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出台后,能用快板将核心精神加以传诵,既巧妙地让老人了解时政,又弘扬了正能量。
虽已年近古稀,邹忠普却没有丝毫停下脚步的想法。“只要大家有需求,我就会一直做下去。”正是这份“退休不褪色”的奉献精神,架起了合唱团这座“爱的桥梁”,让许多昔日互不相识的居民,找到了伙伴,逐渐增强了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