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修俊:音符在他心中荡漾
阅览: 日期:2019-02-10
《厦门是个好地方》,一首欢快的乐曲从思明区老年活动中心传出。这是思明区老艺协合唱团正在排练合唱的歌声,指导老师就是思明区检察院原检察长戴修俊。走近排练厅,一眼望去,老年朋友个个精神抖擞,两眼紧盯着戴修浚指挥的双手,满怀深情地唱着“厦门是个好地方,蓝天白云,白鹭飞翔,鼓浪屿人流如织,万石岩笑声荡漾。”歌曲唱出了老年朋友对美丽厦门、魅力厦门、幸福厦门的真诚歌颂和热切向往。这是由戴修俊作曲、肖世高作词的一首歌颂厦门的歌,曾荣获厦门市文化艺术节金奖。经常有人赞叹,一位执法严肃、铁面无私的检察长写出这么好听的曲子,实在难得,值得点赞。
音乐情愫萦绕着戴修俊。七十年代的他,风华正茂,光荣入伍。那充满朝气、团结紧张又严肃活泼的军营生活,为他的歌曲创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也带给他创作的灵感。他首创的《狠批四人帮,歌颂老首长》等歌曲在军营中传唱开来。十余年的戎马生涯,他创作了百余首歌曲,他以这些歌曲鼓舞士气,活跃军营文艺生活,也为他后期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
八十年代初,戴修俊告别军营,转业到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检察院任检察长。这一岗位的职责与音乐创作似乎没有什么关联,但他认为,工作和生活本身就是一首歌,他在工作之余,用音乐放松自己,又用音乐让自己鼓起勇气,战胜工作中的困难,行使正义和职责。他一方面抓好工作,一方面不忘音乐创作。他从工作实践中用心领悟,汲取营养,创作了《检察官之歌》。这首歌在全院唱响后,传遍全省检察系统直至在全国检察系统唱响。
“芳华虽不在,无悔是青春”,戴修俊对音乐的追求始终不懈。退休后,他担任思明区老年艺术协会会长,潜心组织了合唱团、民乐队、舞蹈队,让自己创作的歌曲唱起来、响起来、舞起来,成为老年朋友的精神食粮。戴修骏创作的《人间重晚晴》鼓舞着老年朋友坚定信心,愉快生活,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正如歌词里唱的“芳华虽不在,无悔是青春,圆梦的路上,舞出七彩人生,一曲夕阳红,唱出万缕衷情。”他用坚定而优美的旋律,谱写出人生的信心,激励着老年朋友积极向上的阳光精神风貌。这首歌成了不少老年合唱团的首选曲目。
自2011年后,戴修俊对音乐创作的执着到了新的境界,音符在他心中荡漾飞翔。他白天指导老艺协的各类艺术排练、演出,晚上在家写歌、搞创作,有时灵感涌上,夜深人静,马上下床,打开台灯,伏案写曲。他自我哼吟,自我陶醉,不断修改曲子,直至形成最佳旋律才甘心就寝。他对每首歌的形成都主动征求词作者的意见。转业至今,他创作了五十多首具有闽南特色的歌曲及说唱曲。在排练中,他对每个细节的演唱、演奏和动作表情都做了细致的指导和大胆尝试。由于他对作品和表演精益求精,在省文明委举办的文明歌曲评选活动中,他谱写的曲子《咏凤凰木》,获全省文明歌曲十佳。他改编了台湾童谣原作曲钟哲亮的《月亮月光光》,被省文化厅推荐参加了第十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和第十四届中国合唱节演唱曲目,获得好评。戴修俊注重闽南地区和台湾歌曲的收集、改编、创作。他近期写的《文艺渔村曾厝垵》、《咏凤凰木》、《鼓浪屿颂》、《厦门是个好地方》是独具闽南风味的代表作。在区老艺协工作时,他贴近老年人生活,体验老年人的思想情感,先后谱写歌曲《快乐金秋》、《人间重晚情》等,充分反映老年朋友对晚年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及美好憧憬和追求向往。老年朋友说,戴修骏创作的歌曲,我们爱学,爱唱,很接地气,很贴老人心,是我们老年人的歌。
戴修俊对音乐创作永无止境,对歌声咏唱乐此不疲。他带领老艺协各专业队伍深入街道、学校、敬老院和农村宣传演出,深受群众赞赏喜爱。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走出国门一展风彩,先后与新加坡等国的老年合唱团交流演出,为国争光。秉承海峡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到台湾、金门地区演出,同时邀请台湾、金门老年文艺团体到厦门交流演出,深受好评。几年来,他领导的区老艺协在国内外演出达100多场次。在百忙中,他还主动帮助指导、指挥其他合唱团排练和演出。最为突出的是在一次演出中,兄弟合唱团的指挥突发急病,无法登台,他应邀毅然登台,担任指挥。兄弟合唱团的领导无比感动,赞不绝口。
戴修俊身为区级老领导,退而不休,积极参加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生活和党员活动。当支部活动与合唱团活动的在时间上冲突时,他会提前建议时间上作调整,使他参加组织生活和合唱团活动两不误。他常说,退而不休,退休不退党。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他积极组织成立老艺协党支部,并承担支委会工作,参加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到社区参加社会活动。2017年7月1日被思明区机关党工委授于“我身边的好党员”的光荣称号。现在,戴修俊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不断开拓创作新思路,让夕阳更红。